磚瓦行業應徹底拋棄“干基含水率”的說法
含水率是衡量磚坯或瓦坯(以下以磚坯為例)中含水量大小的名詞,但近年來用的很亂,出現了“濕基含水率”和“干基含水率”的說法。一提到含水率就使人一頭霧水,到底是“干基”還是“濕基”呢?
所謂“干基”和“濕基”,實際上就是磚坯基準重量以什么為準的問題,即計算含水率的時候以哪個作為分母的問題。濕基就是沒有經過烘干含有水分的磚坯(一般均指自由水),干基就是經過烘干不含水分的磚坯。如一塊磚坯重量為3.1公斤,烘干后重量為2.75公斤,那么這塊磚坯中含有水分的重量為:3.1-2.75=0.35公斤;濕基含水率為:0.35/3.1=11.3%;干基含水率為:0.35/2.75=12.73%,兩者相差1.43%。
但我認為干基含水率的說法既不準確也沒有實際意義,即缺乏科學性。從字面理解也很令人費解,既然是干坯哪里來的水呢?哪來的什么含水率呢?干基含水率的說法也給計算帶來很多麻煩,如:通過下列已知條件計算整車含水量:每車磚坯為6048塊,磚坯重3.1公斤,濕基含水率為11.3%,則整車含水量的計算公式為:磚坯數量×磚坯單重×含水率,6048×3.1×11.3%=2118.6公斤;若只說干基含水率為12.73%,則計算起來非常麻煩,必須先通過解方程式才能求出單磚含水量,才能再進一步求出整車含水量。先求單磚含水量:設單磚含水量為x公斤,則:x/(3.1-x)=12.73%,解方程得x=0.35公斤。
事實上“干基含水率”是非常錯誤的提法,既然磚坯中沒有水分了,還要這個重量作為分母有什么意義呢?只是因為磚坯含水率較小,干基和濕基的表述方法差別不大,所以這種錯誤的表征方法并不十分直觀,也就容易使很多人混淆不清。而如果含量較大的某種成分若采用這種表征方法其錯誤就非常明顯了,如:中國人口14億,若男女各占7億,試問女性比例為多大?小學生都會算出這個比例為50%,如果用干基和濕基的表述方法,則應該說:女性的全性別比例為50%(濕基);女性的單性別比例為100%。聽起來既別扭又荒唐。
所以在此建議:磚瓦行業為準確表征濕坯的含水率,應徹底拋棄“干基含水率”的說法。
(中國磚瓦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業內動態